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周末
内容详情 2019年03月29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4项目再次列入新《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四川4项目再次列入

新《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更新了《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目前《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共有62个项目。其中,文化遗产项目有27个,自然遗产19个,复合遗产16个。中国是世界上列入“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遗产点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土耳其,居全球第二。据悉,四川省共有4个项目再次列入,其中,文化遗产项目有3个,分别是中国白酒作坊、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与村寨;复合遗产1个,为蜀道。

据悉,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至少每10年修订一次。1996年2月12日,中国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首次提交《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共更新过12次。最新版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与上一版本(2017年9月5日版。2018年无更新)相比,删除了于2018年已经申遗成功的梵净山,新增了3处申遗点: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Badain Jaran Desert—Towers of Sand and Lakes),申报自然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Guizhou Triassic Fossil Sites),申报自然遗产。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Huangguoshu Scenic Area),申报复合遗产。从1987年至2017年,《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所列遗产中已有31处文化遗产,5处文化景观遗产,13处自然遗产和4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四川省共有5处遗产入选,分别是文化遗产1处:都江堰—青城山,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乐山大佛。